日立电视机曾是家庭娱乐的代名词
提到日立电视机,很多70、80后可能会想起那个”大屁股”显像管时代。作为日本家电三巨头其中一个,日立电视机曾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,画质稳定、耐用性强是它的标签。但你可能不知道,这个陪伴我们成长的品牌早在2018年就悄悄退出了电视机市场!为什么一个百年企业会放弃这块”蛋糕”?其实这背后藏着日立从传统家电到数字科技的华丽转身。
从显像管到智能化的产业变迁
日立电视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。当时日立推出的彩色电视机采用自主研发的显像管技术,画面色彩鲜艳度远超同行,很快成为日本家庭的标配。但进入21世纪后,随着液晶面板技术普及,传统电视机利润被压缩到不足5%。日立敏锐察觉到:与其在红海市场血拼,不如把资源投向更前沿的领域。
有趣的是,虽然日立电视机退出了消费市场,但其显示技术却以另一种形式延续——现在日立为医疗、交通等领域提供的专业显示屏,正是源自当年电视机业务的技术积累。这就像武侠小说里的”弃剑用气”,看似放弃了兵器,实则练就了更高深的功夫。
转型成功的三大关键影响
日立的案例给传统企业上了生动一课:
1. 技术储备是底气:日立电视机虽然停产,但图像处理算法被应用于AI视觉检测体系
2. 敢砍掉夕阳业务:2018年果断止损,比同行早3年布局数字化
3. 老技术新用法:把家电领域的电机技术转化为新能源车核心部件
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日立股价能翻倍了吧?就像把老电视机里的”显像管”升级为”数字神经”,这个百年品牌用实力证明:退出不代表失败,而是为了跳得更高。下次在商场看到其他日立产品时,你会不会想起它曾经的电视机辉煌呢?
(小贴士:现在二手市场上保存完好的日立老电视机,反而成了收藏家眼里的香饽饽哦!)